学院新闻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汉语教育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列”讲座(七)成功举办

日期:2017-11-18 点击数:64

2017年11月9日,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司富珍教授应邀在教四楼105教室为学生做了题为“探索语言的伽利略问题”的讲座,这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汉语教育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列”专题的第七场讲座。

司富珍教授首先就讲座的主题作了说明。“语言学的伽利略难题”(Galilean Challenge)是诺姆·乔姆斯基(Noam·Chomsky)在2017年的文章中提出的命题。主要针对的是伽利略对于人类语言能力的思考:人类是如何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语言能力何以能做到超越时空的束缚,为人类传递思想。进一步来说,这是否能说明人类的语言能力是特殊某种天赋,而与思维活动本身密不可分。

从上面的问题出发,司富珍教授从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对于“语言的伽利略难题”的研究。首先,从哲学思想渊源与语言学研究的互动历史出发,分别详细介绍了从柏拉图、笛卡尔,到普遍唯理语法学派、洪堡特和罗素,以及乔姆斯基对于语言本质的看法——语言是人类天赋的能力,本质上是受规则控制而生成的——这样一种唯理主义的语言观。同时又分析了其与经验主义哲学观下对语言实体的看法的分歧——特别是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们的歧异。通过对“柏拉图问题”、“笛卡尔直觉”、“洪堡特悖论”等哲学命题的详细介绍,逐步深入到乔姆斯基对于语言问题的思考。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二次认知革命”以来的语言学研究,重新拆解分析“伽利略难题”。第二部分,通过来自语言之外的观察,思考“伽利略难题”。通过对于黑猩猩在语言习得上的困难,人类自然语言与机器人工语言的对比,揭示出自然语言系统的特殊性质。第三部分,通过来自语言内部的观察,进一步讨论乔姆斯基对于“语言的伽利略难题”的认识。通过句法层面体现的“结构依存性”、“语言结构制图层级的普遍性”和“语言原子单位的内在性”三方面层层推进,表明了语言的生成性与人类语言能力之间的深刻关系。

最后,司富珍教授就“语言的伽利略难题”的讨论作了总结,认为把握住语言生成性和语言结构的简明性是我们更好的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的切入点。这次讲座帮助大家对乔姆斯基的语言思想和转换生成语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aidu
sogou